新闻中心

猪粪制成有机肥的发酵工艺要注意什么?

一、原料的选择与处理

首先,发酵原料的猪粪应保证新鲜,不能使用自然沉积的陈旧猪粪,这会影响发酵效果。同时,猪粪作为主要原料,占比应在80%-90%之间,可以加入秸秆粉、稻壳、锯末等有机物质,占比10%-20%。这些配料不仅能调节水分和透气性,还能增加有机质的含量。

二、发酵剂的选用与制备

选择专业的粪便腐熟剂是提高发酵效率的关键。按照说明书将粪便腐熟剂、红糖和水混合发酵3-7天备用。发酵剂的使用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,确保发酵效果。

三、水与湿度的控制

发酵过程中,水分含量应控制在50%-70%之间。湿度太低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,湿度太高则容易导致发酵过程中缺氧。可以通过加水或添加吸收性强的辅料来调节湿度,确保发较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湿度。

四、堆肥规模的设定

发酵物料的宽高必须达到标准,一般要求发酵物料宽度大于1.5米,高度在1-2米之间,长度不限。这样的堆肥规模有利于微生物的均匀发酵和氧气的充分接触。

五、温度的管理

温度是好氧发酵菌生长繁殖所必须的条件。发酵的最高温度通常在45-65℃之间。在发酵初期,温度可能较低,但随着微生物的活跃,温度会逐渐上升。当温度升到60度以上时,应及时翻堆降温,以防止过高的温度对养分产生不利影响。

六、翻抛作业的重要性

翻抛作业的目的是提高原料条垛内的含氧量,控制条垛内部的温度,降低湿度,为好氧发酵菌创造一个生长繁殖的最佳条件。翻抛次数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,一般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需要翻堆1-2次,确保发酵均匀。

七、发酵完成的标准

发酵完成的猪粪颜色比原理加深,柔软蓬松,略有氨气味但无臭味。发酵后的猪粪有机肥营养丰富,适用于瓜果蔬菜、经济作物、苗木花卉等着作为基肥施用。

八、后期处理加工

发酵结束后,可以使用粉碎设备进行粉碎,加入适量的硫酸铵、碳酸氢铵、钙镁磷肥、硫酸钾等营养物质,通过卧式搅拌设备进行搅拌,将物料搅拌均匀。然后,将调均匀的物料进行造粒,并使用筛分机进行筛分,确保颗粒均匀。

综上所述,猪粪制成有机肥的发酵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的选择、发酵剂选用、水分与湿度控制、堆肥规模、温度管理、翻抛作业等多个环节。只有确保每个步骤都符合标准,才能高效地将猪粪转化为优质的有机肥料,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为农业的绿色转型贡献力量!